2019年1月4日星期五

大家都想吃人工糖精



新買的小說《大裂》,有點魯迅的感覺。很少讀中國作家的作品。

作者讀電影出身,文筆不算特別好,但故事充滿場面感,氣氛營造特別好。

1988年生,2017年去世。算一算十分早逝。

讀得有點憂鬱。我就是特容易栽進故事裡的人,也許算作一種技能。

想起幾米的繪本。每次翻完都有強烈想嚎哭的慾望。每個主角都那麼那麼的孤獨,

即使滿目斑斕,故事的格調總帶著童話式的憂傷。


會痛會沉很好,在虛構之上添一份真實重量。

大家都想吃人工糖精,療癒得泛濫。


「怎麼看自殺?」我說我是中立的,不覺得有罪。

如果朋友說想死呢? 我會努力跟他傾訴。我怕他會後悔,怕自己沒有盡力。

想起那個中學生遺書寫過「這個世界也許很美好,但沒有人教我去感受。」

這句話對我的打擊很深,即使再看多少次還是會落淚。

一個孩子最後的呼救,如果有人聽到,他不會那麼絕望。

這個世界真的很美好,因為一切活著的痕跡,如果他知道他是美好的一種。

努力生存(過)的人都是美麗的,衝動都是魔鬼。


我說,真正想死的人都是不吭一聲的,整個世界無聲。

哎,不想寫那麼沉重的記事。

2019年1月3日星期四

最舒服的狀態



甚麼時候失去寫網誌的習慣?

回想應該是真正全職工作的時候。Thanks Society.

但重回到電腦桌,挺身坐著毃鍵盤感覺還是相當好的。

「最舒服的狀態」

自己一個的時候是最舒服的狀態。

情人節失戀之後,好好整頓心態 (記不起花了多少時間),

跟朋友聊過,自己也沉澱過 。


話說有個渣男朋友 (這可是他自己設的自稱),

問我最近有沒有拍拖。我說沒有也過得挺好的。

他說 嗯,感覺得來你和我也是同類人嘛。 瞬間我倒吸一口氣‥‥‥

反思自己 嗯 不是的啊,我好歹也沒有去騙炮然後懊惱啊。

到底我們哪裡同類 ? 聰明嗎?那可以接受 : )

我們只是都喜歡 JUNO 都是在情人節分手的人。

可能,

我們都不多不少有點情感障礙。

把本來的自己置身到兩個人一條船的環境中,

習慣獨自划船的性格會是一個阻礙。不習慣分享感情,不習慣展示自己。

每個人在不同圈子呈現不同自己,在戀人面前應以怎樣的姿態暴露自己是難題。

難道要呈上自我介紹羅列自己的缺點優點,情緒災難的最佳安撫手法?

赤裸身子展現肥肉彷彿還比較容易。

記得最近自己講過 : 靈魂共鳴比床上共震來得更震撼人心。

不過有時初見詳談聊得興起也會有靈魂共鳴的錯覺,真正相識就馬上冷卻下來。



反正呢,年末過節我也沒有叫春,這真是很美好的狀態。

跟朋友相聚窩家中還是出去擠進人群中也讓我幸福。

不過有男孩子約吃飯看電影還是不爭氣的想要順口回答好啊哪裡甚麼時候 *-w-*



新年快樂。

2019年1月1日星期二

浮得太高的人



跟將軍只短短交往兩個月就分開。情人節分開。相當糟糕。

人不能小看自己啊,要使壞可以相當徹底,罪孽深重簡直需要好好告解。

那段時間,我也唾棄自己。下班後回家前,情緒還未調節好就坐到商場附近的長梯,

抽一兩根煙放空一下或哭一下才有勇氣回家,指間夾根東西,情緒彷彿就有個合理出口。

傷害別人原來會有如此罪孽深重的感受。

那段時間,好像總在找機會傷害自己,試驗很多人試煉自己底線,

但傷心的人心是沒有底的,隨手一抓就想填滿空洞,人卻愈浮愈輕。

我想將軍也是浮得太高的人。 「我的電話不會顯示通知,因為我怕了等待,

心亂了的時候我就走路,不想去想她又跟了哪個男人出去。半天以後才看電話,

有時就有她發的msg吧。」

我以為我絕對不會傷害他。每個人最初也以為自己不會是壞人吧。

但我卻只是延續了他的命運,讓他浮得更高。


要在他人身上找答案真是很愚蠢的事。

以往的我再怎麼難過,也未試過如此亂了方串。


神愛世人真是相當偉大。人愈大無論自己還是聽過的荒唐事實在太可怕。

更可怕自己無形間就成為主角,主宰別人故事,造了孽障。

I AM SUCH A BITCH.


一年。我好嗎? 一月一號想起這裡,多少有點矯情。

18年最後一夜,與好友們相聚,是溫暖的一夜。

吃過PIZZA ,在家樓下難得冷清的咖啡廳坐坐聊天。

晚上的cafe 是另一世界另一光境。


中午洗澡的時候忽然反思自己向來自詡 open-minded,

有些時候卻自相矛盾。所謂的open-minded只限於對外界,

別人的世界我不干涉,他人的評價我也不在乎( um...大概)。

然而親近的人的想法、價值觀,有時我卻無形中行使了道德綁架,

很想透過言談間令對方與自己達成共識。


事源與好友的新男友相處有極大的矛盾,

差異嚴重得彼此也不想往來,在我看來,這個男人性格甚有問題,

幼稚、自我中心、八婆、欠缺社交禮儀。

我跟好友直言,不會再有三人聚。偶爾在朋友圈中也挖苦他幾番。

I AM SUCH A BITCH.

本著不想看友人吃屎,我的確管得太多。

平心而談,他對友人有時也算體貼關心。他們相處開心就好,

反正品格有些人的確沒那麼看重。我與他又不是經過深交。

應管好的是我的嘴巴。


事實上我是個相當愛狠分明的人,

與一個人初次見面基本就能斷定可否與他成為朋友,心裡的界線很難為誰破例。

合則來,不合則散。心中暗自打個評價,但不隨便道人長短。


只是不知道這次是激動甚麼。





朋友說早早知道自己與誰能結緣是好事,她就沒有這能力,

總是在交往到一段時間後才出現嚴重分歧,最後落得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

她說至少你不會惹人厭,默默淡出是種大方。她總莫名地被討厭,追問又問不出個所以然。

我驚訝她面對" hater "的反應會如此進擊,還會理性追問。

然後她說了一潭汪洋大海般的苦水。

矛盾產生總是源於雙方差異,但很多人處理問題的方法卻很消極,

為什麼會選擇「憎」一個人,憎恨是相當不健康不舒服的情緒,

為什麼要因為一個人而令自己不愉快?

兩個人互相憎惡更是奇怪,互相折磨卻不好好解決問題。

好了,縱使沒有共識,那就說價值差異大家避免來往不就好了?

然而尤其女人,總要圍著問題繞圈子,道是非耍心機小動作?

不過就她們看來,這大概為樂趣所在。